每日經濟新聞 2021-05-12 20:24:20
◎距上一輪(4月6日)7億美元的D輪融資短短一個月,生鮮電商平臺叮咚買菜5月12日又宣布獲得了3.3億美元D+輪融資,這意味著,叮咚買菜D輪累計融資金額高達10.3億美元。
◎透鏡公司研究創(chuàng)始人況玉清對《每日經濟新聞》記者表示,叮咚買菜在如此短的時間內連續(xù)完成兩輪融資,不排除是其IPO之前抬高身價的舉動。
◎得到資本青睞的叮咚買菜正在繼續(xù)擴張,4月,叮咚買菜在廈門、福州先后設立全資子公司,即將進入同賽道另一強勁競爭對手樸樸超市的腹地福建。
每經記者 李卓 每經實習記者 陳婷 每經實習編輯 陳劍銳
距上一輪(4月6日)7億美元的D輪融資短短一個月,生鮮電商平臺叮咚買菜5月12日又宣布獲得了3.3億美元D+輪融資,本輪融資由軟銀愿景基金領投,高鵠資本繼續(xù)擔任財務顧問。這意味著,叮咚買菜D輪累計融資金額高達10.3億美元。
據啟信寶數據,叮咚買菜在7年間完成了9次融資。
透鏡公司研究創(chuàng)始人況玉清對《每日經濟新聞》記者表示,叮咚買菜在如此短的時間內連續(xù)完成兩輪融資,不排除是其IPO之前抬高身價的舉動。
況玉清認為,目前,就生鮮電商的前置倉賽道而言,模式已經趨近成熟和得到驗證,市場的格局也基本上出現(xiàn)雛形,“伴隨著前置倉模式的生鮮電商逐步向頭部集中,行業(yè)進入穩(wěn)步的發(fā)展階段,的確是考慮上市的一個不錯時機。”
早在2月,叮咚買菜就曾傳出考慮赴美IPO的消息,同月,每日優(yōu)鮮被曝已啟動上市計劃,并已就Pre-IPO融資與多家金融機構接洽,誰能成為“生鮮電商第一股”隨即成為外界關注的重點。
或許是為了上市鋪墊,包括叮咚買菜在內的生鮮電商平臺都在試圖講出新故事。3月,每日優(yōu)鮮宣稱要將自身打造成“社區(qū)零售數字化平臺”,或許是感受到了叮咚買菜帶來的競爭壓力,4月起,每日優(yōu)鮮正式上線京東到家平臺,并通過“物競天擇”項目同步上線京東。
另有消息稱,近日,叮咚買菜在加大比重上線自有品牌的同時,也將開50家鮮食線下店,5月12日,《每日經濟新聞》記者在Boss直聘上發(fā)現(xiàn),叮咚買菜正在招聘“鮮食廚房”相關崗位。就此消息,記者向叮咚買菜方面求證,截止發(fā)稿未獲得回復。
目前,得到資本青睞的叮咚買菜正在繼續(xù)擴張,4月,叮咚買菜在廈門、福州先后設立全資子公司,即將進入同賽道另一強勁競爭對手樸樸超市的腹地福建。
在前置倉生鮮電商賽道,叮咚買菜有著自身差異化的發(fā)展路線。
開源證券近期研報顯示,成立之初,叮咚買菜從社區(qū)生活服務起家,上線叮咚小區(qū)APP,先后嘗試過送早餐、干洗、到家清潔等多個業(yè)務方向,但均未跑通業(yè)務模型。2017年5月,平臺正式更名為“叮咚買菜”,聚焦家庭買菜業(yè)務,致力于滿足消費者一日三餐的剛需。
據了解,叮咚買菜轉型后前兩年主要采取謹慎擴張戰(zhàn)略,開城地集中于南京、昆山等長三角地區(qū)。至2019年末,公司月營收突破7億元,全年GMV超50億元;2020年疫情推動下,公司開始加速擴張,全年前置倉數量幾乎翻倍,僅在11月新開城數就接近10個,單月營收超過12億元。
截至《每日經濟新聞》記者4月初獲得的數據,叮咚買菜服務范圍已覆蓋上海、北京、深圳、廣州、杭州等29個城市,前置倉數量近1000個,今年3月18日,叮咚買菜正式入駐天津,天津也成為了叮咚買菜2021年新開拓的第一個城市。
更低的客單價是叮咚買菜的優(yōu)勢。據上述研報的數據,叮咚買菜客單價約65元,同賽道另一頭部玩家每日優(yōu)鮮的客單價約為85元,在此基礎上,叮咚買菜更為重視“復購率”。2020年1月,梁昌霖在接受媒體采訪時,也表示復購率為王:“目前叮咚買菜平均月用戶單量在4次左右。2020年,叮咚買菜的目標是月用戶單量達到6.5次。”
此外,叮咚買菜和每日優(yōu)鮮在SKU數量上也呈現(xiàn)著顯著區(qū)別。
從每日優(yōu)鮮官網上可以發(fā)現(xiàn),其SKU數量超4000個,而根據叮咚買菜提供的資料,其擁有超過10000個SKU。
上海財經大學電子商務研究所執(zhí)行所長崔麗麗向《每日經濟新聞》記者表示,SKU數量對用戶購買頻次會產生影響。在她看來,目前,到家賽道內的玩家已經逐漸呈現(xiàn)出分化態(tài)勢,“盒馬走向高端,叮咚買菜SKU豐富而平價,每日優(yōu)鮮追求SKU少而精。”
得益于近期的高速擴張,從數據上看,叮咚買菜正在迅速追上曾經的“老大哥”每日優(yōu)鮮。
根據上述研報的數據,叮咚買菜當前有近1000家前置倉,日單量約90萬;每日優(yōu)鮮則有近1500家前置倉,日單量超過100萬。
對于本次融資,叮咚買菜方面并沒有自述其具體用途。4月6日,叮咚買菜在宣布完成7億美元D輪融資時曾表示,本輪融資資金將用于新區(qū)域拓展、供應鏈投入及團隊建設。
據悉,叮咚買菜在近年來持續(xù)加碼供應鏈建設,據叮咚買菜方面透露,在供應鏈端,叮咚買菜深入云南、貴州、山東等生鮮原產地,投資建設多個“叮咚買菜合作種植/養(yǎng)殖合作基地”。數據顯示,叮咚買菜生鮮商品產地涵蓋全球20多個國家和地區(qū),85%以上源自產地直采,直供產地達到350個,產地直供供應商超600家。
與此同時,或許是為了進一步鞏固地位和提高估值,包括叮咚買菜在內,以前置倉模式為特色的生鮮電商,大都講起了關于“數字化”的故事。
在數字化能力上,叮咚買菜方面表示,目前,叮咚買菜銷量預測整體準確率達到90%以上,熱門單品預測準確率達到95%以上,而滯銷損耗率只有1%。另據媒體報道,每日優(yōu)鮮方面曾對外表示,其前置倉周轉平均周期可達到1.5天,生鮮損耗率不到1%。
此外,今年3月26日,每日優(yōu)鮮甚至頗為正式地宣布,將不再只限于做自營生鮮電商,而是要打造成“社區(qū)零售數字化平臺”,為社區(qū)零售板塊的商超、菜場和小店數字化賦能。
蘇寧金融研究院消費金融研究中心主任付一夫對《每日經濟新聞》記者表示,對于生鮮電商平臺來說,數字化能力非常重要,有助于提高生鮮電商的運作效率和降低成本,“特別是,如果能夠提升供應鏈相應市場需求的速度,對于生鮮電商平臺來說意義重大,一來可以實現(xiàn)庫存最優(yōu),同時也能比競爭對手更快獲得先機。”
付一夫認為,數字化能力需要大量真金白銀的投入,中小規(guī)模企業(yè)并不具備這些能力,“反倒是那些頭部的企業(yè),在資金、人才儲備上具備優(yōu)勢,當它們具備了數字化能力,就會進一步拉開和其它中小企業(yè)之間的差距。”
除了在數字化能力上的加注,叮咚買菜還在尋找新的增長點,比如將產業(yè)鏈拓展至生產端和品牌端。
4月12日,生鮮電商平臺叮咚買菜位于湖北洪湖的小龍蝦產線正式開工,據了解,今年,叮咚買菜通過建立自有品牌“拳擊蝦”,打造“熟凍半成品小龍蝦”,促進半成品的銷量大增。此前的2020年12月消息,叮咚買菜申請多條“叮咚大滿貫”的商標,《每日經濟新聞》記者在叮咚買菜APP上發(fā)現(xiàn),“叮咚大滿貫”商標下多為火鍋類產品。
或許是感受到了叮咚買菜帶來的競爭壓力,4月22日,《每日經濟新聞》記者從京東到家方面獲悉,4月起,每日優(yōu)鮮正式上線京東到家平臺,并通過“物競天擇”項目同步上線京東。
此外,叮咚買菜在拓城上依然馬不停蹄。4月14日,叮咚買菜在福州注冊全資子公司吃之以恒電子(福州)商務有限公司,4月12日,有菱感(廈門)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在廈門成立,同樣是叮咚買菜主體運營公司的全資子公司。4月17日,叮咚買菜方面對外表示,公司擬計劃開拓福建市場,目前正在倉位選址中。
在福建,叮咚買菜即將正面另一強大的同賽道對手樸樸超市,想來,又一輪融資的塵埃落定,或許就是叮咚買菜新一輪擴張之路的開始,亦或高潮。
封面圖片來源:視覺中國
如需轉載請與《每日經濟新聞》報社聯(lián)系。
未經《每日經濟新聞》報社授權,嚴禁轉載或鏡像,違者必究。
讀者熱線:4008890008
特別提醒: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,請作者與本站聯(lián)系索取稿酬。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(xiàn)在本站,可聯(lián)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。
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